作者:北音附中 来源:北音附中 点击:17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8日


10月23日晚,北音附中黑匣子实验剧场内掌声持续不息,我校表演专业2023级全体学生主演的毕业大戏《你好,疯子》在此圆满落下帷幕。这场由北音附中表演专业教学部主任赵冉导演执导的话剧,不仅是学子们专业能力的集中亮相,更以深刻的剧情内核与真挚的演绎,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兼具艺术感染力与思想共鸣的舞台盛宴,充分展现了我校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 北音附中执行校长罗玉龙等学校领导亲临现场观看演出,与受邀而来的嘉宾、学生家长及全体师生共同见证这场兼具艺术感染力与思想共鸣的舞台盛宴,充分展现了我校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演出结束后,校领导亲切慰问了全体演职人员,对此次演出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精彩演绎:在角色里突破,在舞台上绽放
当晚的演出中,密闭昏暗的舞台场景一开场便将观众带入剧情——律师、记者、医生、教师、司机、公关与沉默的女人相继 “苏醒”,一场围绕 “找出疯子” 的悬念故事就此展开。表演专业学子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将角色的复杂情绪与人性棱角展现得淋漓尽致:面对 “囚禁困境” 时的慌乱与反抗、相互猜忌时的尖锐与推诿、最终真相揭晓时的释然与动容,每一个眼神、每一段台词、每一个肢体动作都精准贴合角色特质,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尤其在剧情反转段落,同学们以细腻的情感层次,将角色面对 “多重人格” 时的挣扎、与不同人格告别的不舍,以及最终实现自我接纳的蜕变完美呈现,其极具张力的表演更是引发全场掌声雷动。正如导演赵冉此前所言,学子们早已跳出 “演自己” 的舒适区,真正实现了 “成为角色” 的突破——从反复打磨台词语气,到对着镜子调整肢体姿态,再到在情绪爆发时保持表演控制力,他们用 “从0到1” 的角色拆解与塑造,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专业答卷。




协作共赢:没有独角戏,只有 “拧成一股劲” 的团队
这场演出的成功,不仅是演员们的高光时刻,更离不开幕后团队的紧密协作。演出前,道具组提前反复检查每一件服装、每一个场景道具,确保换场衔接无缝;排练过程中,当有同学出现忘词情况时,搭档总能以自然的反应 “接戏”,守住舞台的流畅性;甚至在演出结束后,全体成员还第一时间复盘细节,探讨可优化的空间。




“剧组里没有谁是‘独角戏主角’,话剧的精彩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参演学生在演出后分享道。这种 “顾全大局” 的协作意识,正是此次演出背后最动人的底色,也印证了我校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对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视——舞台上的成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奔跑,而是一群人的并肩前行。




意义深远:既是教学成果展示,更是成长 “训练课”
作为表演专业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你好,疯子》的演出不仅是对我校教学质量的一次集中检验,更是学子们成长路上的一堂重要 “训练课”。通过全流程参与排练与演出,学生们在角色塑造、台词表达、舞台调度等核心技能上得到显著强化,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这场演出也成为学校对外宣传艺术教育特色的重要窗口。现场受邀而来的观众,纷纷对学子们的专业表现与学校的育人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从这场演出里,不仅看到了精彩的故事,更看到了年轻一代对表演的热爱与坚守,也看到了学校在艺术教育上的用心。




落幕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随着《你好,疯子》演出的圆满结束,2023级表演学子的毕业实践阶段告一段落,但这并非他们艺术道路的终点。这场演出也成为学子们成长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们在舞台上收获的专业能力、协作精神与对艺术的热爱,将伴随他们在未来的人生舞台上继续发光发热。




未来,我校将继续以专业实践为抓手,为学生搭建更多展示自我、提升能力的平台,不断推动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兼具专业素养与人文情怀的优秀艺术人才,为艺术领域注入更多青春力量。








